行行三齐地,归路不辞长。
夕阳低还照,初月飞混茫。
浮峰千丈白,疏林远可望。
天开山气静,云隐野情荒。
凄风空淅淅,不解客子肠。

【注释】

己巳:天干第九位,属羊。

南归晚舆见初月:在南边回家的晚上,看到初升的月亮。

口占:即兴所吟之诗。

行行:行走不止的样子。三齐地:指山东的临淄、博平、高密等地。

还照:夕阳西下时,余晖映照。

飞混茫:形容月光如水银般洒满大地,一片朦胧。

浮峰:山峰。

疏林:稀疏的树木。

天开山气静,云隐野情荒:天空开朗,山林之气平静,但云层遮蔽,使大自然的情趣变得空寂而荒凉。

淅淅(shī shī):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赏析】

《己巳南归晚舆见初月口占》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归途上看到初升的月亮和傍晚时分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联“行行三齐地,归路不辞长”。这两句写诗人一路向南归去,经过山东的临淄、博平、高密等地。这里的“不辞”是不怕的意思,表示诗人对归途的坚定决心。

颔联“夕阳低还照,初月飞混茫”。这两句写诗人在归途中看到了夕阳和初升的明月,它们在天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模糊的景象。这里的“混茫”表示月光如水银般洒满大地,一片朦胧。

颈联“浮峰千丈白,疏林远可望”。这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笼罩,显得格外壮观。同时,他也能看到远处的稀疏树林中传来的风吹树叶的声音,让大自然的情感变得更加空寂而荒凉。

尾联“天开山气静,云隐野情荒”。这两句写诗人感到天空开朗,山林之气平静,但云层遮蔽,使大自然的情趣变得空寂而荒凉。这里的“荒”字用得非常恰当,它不仅描述了景色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也通过对景色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