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华三月水,明月五更船。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
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
流莺枝上语,无端出可怜。
注释:
明月五更船:指夜深月明时,船上的渔火。
桃华三月水,明月五更船:桃花盛开的三月,水面上波光粼粼,而月亮已经升上天空,照亮了渔船。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天刚亮时,渔船上的绳索已经解开,船在湖面上缓缓前行。而山上的云雾还未散去,让人不忍离去。
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靠近湖岸的地方,有一扇幽静的小门,而周围的树木被雾气笼罩,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树林,早晨的烟雾弥漫其中。
流莺枝上语,无端出可怜:湖边的柳树旁,有一只黄莺在枝头啼叫,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哀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湖上风光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全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句“明月五更船”点明了时间是深夜,而月光下的渔舟却如同点点繁星,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既是对前一句“桃华三月水”的具体化和深化,也是对整个画面的烘托与渲染。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景色。清晨,湖面泛起涟漪,小船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远处的山峰依然笼罩在薄雾之中,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的“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两句则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加安静、祥和的世界。湖畔的小路上,有一扇紧闭的门,而周围的绿色树林仿佛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最后两句“流莺枝上语,无端出可怜”则是对全诗的升华与点睛之笔。湖边的柳树上,一只黄莺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欢乐与自由。然而,这种欢乐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与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景。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类生活的和谐美好。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