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殷忧能几时,五湖千载诵鸱夷。
要从失意催回首,早向扁舟订夙期。
注释:
伯夷:人名,此处代指伯夷。
叩马:在马旁敲一下马鞍,比喻对人表示敬意。
殷忧:忧虑之深。
五湖:指太湖。因周武王时有太公望(姜尚),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其封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的临淄一带,故称“五湖”。
鸱夷子皮:即吕尚,字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西周初年为周武王的重要辅佐者,后封于齐,故称“鸱夷子皮”。
催:催促,激励。
扁舟:小船。
夙期:约定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伯夷和吕尚的诗。伯夷是古代一位高洁的隐士,而吕尚则是古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干,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却选择了离开世俗,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对他们这种精神的赞美和颂扬。
首句“石室殷忧能几时”,描绘出了伯夷和吕尚所处的环境。石室是他们的居所,殷忧则代表了他们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一句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次句“五湖千载诵鸱夷”,则进一步描绘了伯夷和吕尚的伟大事迹。五湖是太湖的一部分,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吴王阖闾派大夫种率兵攻越,越王勾践大败吴师,并趁势攻吴都城,吴王被逼自杀。伍员奔到楚去,楚王用他为相国,他劝楚王伐宋以报越国之仇,并让楚国与齐国联合抗齐,使吴国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后来,楚国大臣申包胥出使秦国求救,途经伍子胥墓前,伍子胥对他说:“你如果能够见到吴王,一定要告诉他,吴国的灭亡是由于他个人的过错。”申包胥说:“我一定会把这些话带给他的。”于是,他来到晋国,晋平公问他说:“你见过吴王吗?”申包胥回答:“还没有见到他,但我已听到他说过这样的话。”平公又问:“吴王有什么罪呢?”申曰:“他贪得无厌,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别人的性命。他的行为就像一只贪吃的猫,只要看到老鼠就扑上去;又像一个喜欢偷东西的人,只要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方设法弄到手。这种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再说,他贪图享乐,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不顾百姓疾苦,这样的国君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平公听后,感叹地说:“啊!说得好极了!”于是就派人去找吴王,让他赶快醒悟过来,不要再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了。
末句“要从失意催回首,早向扁舟订夙期”则更是赞美了他们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伯夷和吕尚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因此,他们早早地制定了计划和计划,决心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和吕尚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启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