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桂林幽,南望潇潇湘水流。
路远莫致北鸿悠,东望西望思日浮。
侧身沾涕安能已,不可如何今若此。
处困而亨惟君子,于石于藜非由尔。
高歌击节岂徒然,酸风苦调先秋传。
男儿际遇逢天蹇,刻意孤行耻世怜。
似叶身轻疑一羽,云霄眼外留终古。
人生少百漫千忧,五噫空劳续四愁。

【注释】

感张平子四愁诗而有作:因读了张衡《四愁诗》而感慨,写下这首诗。张平子即张衡,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制图专家,他创作了著名的《四愁诗》,其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我所思兮:我思念的是谁?

桂林幽:指桂林的山水之美。

南望潇潇湘水流:向南眺望潇湘二水滔滔东流。潇湘二水: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水发源于湖南省永兴县境内的零陵山,北流经全州县、兴安县等地至广西贺州市桂江入湘江。湘水发源于广东省罗定县,在湖南省衡阳市汇入潇水,然后向东流到岳阳市。

路远莫致北鸿悠:路途遥远,难以使鸿雁飞到北方。

东望西望思日浮:向东、向西遥望,心中升起思念之情,像日月一般升腾不息。

侧身沾涕安能已:独自倚靠在窗边,泪如泉涌,无法停止。

不可如何今若此:如今的处境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处困而亨惟君子:身处困境,只有君子能够安然度日。

于石于藜非由尔:不是由你们这些小人造成的。

高歌击节岂徒然:高声歌唱,击节鼓舞,岂能是毫无目的?

酸风苦调先秋传:凄厉的秋风,苦调的乐声已经提前传来。

男儿际遇逢天蹇:男子汉大丈夫,命运不济,遭逢艰难。

刻意孤行耻世怜:孤身一人努力做事,却因为世人的怜悯而感到羞耻。

似叶身轻疑一羽:好像树叶一样轻盈,让人怀疑它只是一根羽毛。

云霄眼外留终古:就像云游在天空中,眼睛之外的世界留连着永恒的岁月。

人生少百漫千忧:人生短暂,百岁之中又有多少忧愁?

五噫空劳续四愁:白白地吟咏《五噫》,又增添多少忧愁呢?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作品。作者面对萧瑟的秋天,想到自己处境的艰难,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伤今、抒发个人遭遇的诗篇。

首联“我所思兮桂林幽”,起句点题,写自己思绪所系之地。桂林之境,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并没有沉醉于美景之中,反而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南望潇潇湘水流”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极致。潇湘二水奔腾向前,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哀怨。

颔联“路远莫致北鸿悠”,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状态。鸿雁是信使,也是诗人心中的寄托。然而,如今鸿雁却只能在遥远的北方徘徊,无法回到故乡。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这两句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颈联“东望西望思日浮”,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断地向东、向西眺望,试图从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希望。然而,无论他望向哪里,都只有无尽的思念和忧虑在心头萦绕。这种无尽的等待和期盼,使得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尾联“处困而亨惟君子,于石于藜非由尔”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感慨。尽管他身处困境,但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结果。相反,他认为这只是命运对他的考验而已。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评价,而非单纯的身份或地位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和高尚情操,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最后两句“高歌击节岂徒然,酸风苦调先秋传”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高歌击节,但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和酸楚。这种情感不仅来自于个人的遭遇,更来自于整个时代的悲哀。这里的“酸风苦调”并非仅仅指自然界的景象,而是暗指当时社会的种种苦难和不幸。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的窗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