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百道染虚明,霞彩纷纷散赤城。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霓裳百道染虚明,霞彩纷纷散赤城。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

译文:

霓裳舞动百道光华映照着天空,霞彩缤纷如同纷飞的蝴蝶。秦地佳人轻解衣裳露出娇嫩的肌肤,洛阳妃子拉着袜带依偎在霜白色的花茎旁。已经让人赠送药物改变心意让相思之情得以转移,能让歌唱的菱花忽然变得歌声婉转。不相信离别群侣会有遗憾,独自站在幽深的窗户下看着窗外的柳丝飘荡。

赏析:“霓裳百道染虚明,霞彩纷纷散赤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他巧妙地使用了“霓裳”这一意象,将天空染成五彩斑斓的颜色,仿佛是一位仙女在跳舞。接着,他用“散赤城”来形容霞彩在空中飘散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秦女卷衣当露叶,洛妃牵袜倚霜茎。”诗人通过描绘秦地佳人和洛阳妃子的动人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面。秦地佳人身着薄衣,轻轻卷起衣服露出娇嫩的肌肤;洛阳妃子则拉着袜带依偎在霜白色的花茎旁。这种描写既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传说的关注。

“已教赠药将移志,能使歌菱忽变声。”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音乐与诗歌相提并论。他认为,赠送药物可以转移对方的心思,而歌声的变化则更能触动人心。这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既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又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不信离群如有恨,幽窗看取碧丝萦。”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窗前凝视着外面的世界,表达出对离别之苦、相思之情的深深感慨。这里的“碧丝萦”形象地描绘了窗外的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纠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又展示了他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