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飕飕白发寒,芦花篷底坐渔竿。
烟波不是逃名姓,莫作鸱夷一样看。
【注释】
东湖:即杭州西湖。
钓叟:指隐士。
风月飕飕:形容寒风劲吹,月光如水。
白发:年老的鬓发。
芦花篷底坐渔竿:在篷底坐下,用竹竿钓鱼。
烟波:指水面上迷蒙的雾气。
鸱夷:古代传说中的博浪沙人,以铸剑为名。后借指善于制造剑器的人。这里是泛指善于制造各种器物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隐居东湖垂钓的老年隐士。前两句描写他的外貌和生活,后两句写他对名利的看法。
首句“风月飕飕白发寒”,点明时间是寒冷的深秋时节。“风月”指秋日的景色,“飕飕”形容秋风的呼啸声。“白发”指人的年岁已高。“寒”字既写出了时令,又写出了人物的年龄和境遇。这一句是写景,也是写人。
次句“芦花篷底坐渔竿”,是写这个老渔翁正在湖中垂钓。“芦花篷”,指渔船。“坐”,动词。“渔竿”,捕鱼用的竹竿。这句是写景,也同时写人。他年纪大了,还过着这样的清贫的生活;他在船篷下坐着,用一根竹竿去钓鱼。这是一幅多么宁静、恬淡的图画!
三、四句“烟波不是逃名姓,莫作鸱夷一样看。”,诗人由眼前所见所感,联想到历史人物范蠡弃官归隐的故事,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烟波”并不是像范蠡那样为了逃避名姓而离开朝廷;他应该像范蠡一样保持自己的节操。最后,诗人得出结论:“莫作鸱夷一样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学那个博浪沙人,不要贪图富贵荣华,要像陶朱公那样保持自己的节操,不要像那个博浪沙人一样贪生怕死,为了个人的富贵而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全诗从写景入手,然后通过对景物的刻画来表达对主人公的赞美之情,最后总结出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洁、坦荡、豁达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