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诗句如下: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
注释如下:
- 剧县息劳人,新班立紫宸:在这里,“剧县”指的是一个繁忙的地方或地方上的忙碌景象,“息劳人”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的人们需要休息和放松。而“新班立紫宸”中的“紫宸”是指皇帝的居所,表明这个人即将开始他的新职务,站在皇帝的位置上,这通常象征着权力和责任。
- 种花收薄效,焚草企先臣: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尝试或努力但成效不大,或者在效仿先贤的行为。”种花”可能指种植花草,”收薄效”表示这些努力的效果微乎其微。”焚草”可能是指燃烧某种植物,而”企先臣”则可能是在模仿或尊敬先贤。
- 漏欲天同补,膏怜土渐春:这里的“漏欲天同补”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或云朵,它们仿佛被漏掉的水滴补充完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同时,这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 淮西蚕麦候,缓税乞皇仁: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淮西地区的蚕丝和麦子的收割季节,以及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而请求皇帝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进入谏院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人民的关心。他希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也不忘向前辈学习。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季节变化的理解,以及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