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柳色已萧萧,愁听骊歌对泬寥。
后夜相思如有句,好凭征雁寄云霄。
”`
河桥柳色已萧萧,愁听骊歌对泬寥。
后夜相思如有句,好凭征雁寄云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归省途中的所见所感。开篇“河桥柳色已萧萧,愁听骊歌对泬寥”,通过描写河桥上的柳色和听到的骊歌,传达出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接着“后夜相思如有句,好凭征雁寄云霄”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路上的牵挂及希望借助远行的征雁将这份思念传递给对方的美好愿望。全诗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 河桥柳色:指黄河边桥梁边的景色。
- 萧萧:风吹动柳树发出的沙沙声。
- 骊歌:古代的一种歌曲,常用于送别的场合。
- 泬寥:形容天空空旷清朗。
- 相思:表达深深的思念。
- 征雁:这里代指书信或消息传递者。
- 云霄:高远的天空,常用以比喻远方或高处。
译文:
黄河边桥梁边的柳树已经变得萧瑟,我怀着忧愁的心情倾听着骊歌在空旷清朗的天空中回荡。
在这别离之后的夜晚,如果我能有所感慨,希望能用这封书信将我的思念寄托到天边,让它飞向那高远的天空。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别离的场景。首联通过对河桥旁柳色的描写和听到骊歌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别离时的凄凉画面。“愁听骊歌对泬寥”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也营造出了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颔联“后夜相思如有句,好凭征雁寄云霄”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设想在别离之后,如果能有机会写下心中的诗句或者信笺,那么他一定会选择让这些情感借助远行的征雁传向远方的朋友。这里的“若有句”和“寄云霄”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尾联以“好”字作结,强化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祝愿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期待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明代文人在送别场景中的细腻情感和高远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