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碛涛声急,扁舟载短蓑。
欸乃芦湾出,渔竿柳岸过。
笛为临风弄,箫从对月歌。
江流石不改,把酒问如何。

鹤洲渔唱

一首描绘江边生活美景的诗作

  1. 诗词原文
    波恬鹤洲上,渔舟泛泛横。
    歌来同日和,风送隔江听。
    漠漠春湖绿,潇潇秋岸明。
    临渊笑过客,徒有羡鱼情。
  2. 翻译与注释
  • 译文:在平静如镜的鹤洲之上,渔民的船只轻轻摇曳,随波逐流。歌声随风飘荡,仿佛与日同辉,让人沉醉其中。远处的春湖碧绿,岸边的秋色明朗。面对这宁静的景色,我不禁对着过路的客人微笑,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 注释解释:这首诗是明朝侯应达的作品,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对宁静江边生活场景的欣赏。通过描绘渔民、歌声、自然景观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1. 赏析
  • 主题探讨:此首诗通过对鹤洲上渔民生活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通过歌声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联系。此外,诗歌还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即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寻找到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
  • 语言艺术:诗句选用简洁的语言,通过重复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例如“波恬鹤洲上”中的反复使用“恬”,强调了鹤洲上的平静与和谐;而“歌来同日和”则利用“同日和”这一意象,表达了歌声与阳光同时存在的美好状态。这些精心选取的词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渔舟轻摇、歌声飘扬等场景,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尤其是在结尾处,诗人用“临渊笑过客,徒有羡鱼情”表达了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这种情感上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加深刻,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