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嫌无武共驱除,律在何人敢献书。
汉代谋臣帷幄亚,陆郎新语烬煨馀。
舌降粤尉推能事,屏拥南州藉永图。
千载祀君何处所,香山孤月伴窗虚。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读懂原诗。原诗的作者是李德裕,是唐代诗人。大中祠在今广西柳州市北,为纪念唐代名臣柳宗元而建。大中八年(854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次年春至柳州任刺使。柳州百姓感念他,为他修了一座祠堂。大中二年,唐武宗病死,宦官发动政变,立武宗之弟李炎为帝。当时李德裕正任宰相,他上疏劝谏,触怒了皇帝和宦官集团。于是,他被贬出京师,任崖州(治所在今广东三亚)刺史,从此就流放到岭南去了。“大中”是唐宣宗李忱的年号(847—860年)。这首诗是诗人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
第一联:“谩嫌无武共驱除,律在何人敢献书。”意为:我难道不知,当年柳宗元被贬,没有像刘禹锡那样上书请求赦免吗?这两句是诗人自问自答。“谩嫌”,是说诗人自己并没有像刘禹锡那样向皇帝请愿求情;“律在”,是指当时的法律。“律”在这里是“法律”的意思,“敢献书”是说当时没有人敢于冒死上书。这里用一个反问句,既表现了自己的愤慨情绪,又表明自己的清高。
第二联:“汉代谋臣帷幄亚,陆郎新语烬煨馀。”意为:汉代的谋士,如贾谊、晁错等,都是辅佐君王的重要角色;陆贽的新思想虽然已经失传了,但还有残余的火种。这两句是对柳宗元的政治主张表示肯定,并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谋臣”,指西汉时期的贾谊、晁错等;“帷幄”,指军帐之中,泛指朝廷或国家大事。“亚”,这里是辅佐之意。“新语”,指《旧唐书》中的《陆贽传》。陆贽在安史之乱时曾担任过宰相,因反对宰相严武的骄奢淫逸而被迫辞职,后因得罪肃宗而被贬谪到湖南长沙任观察使。“烬煨”,即灰烬,这里指书籍已全部烧毁。“残余”,意思是遗留下来的东西。“陆郎”,指唐代大臣陆贽;“新语”,指他的奏章。“烬煨馀”,是说他的思想虽已失去原有的作用,但还有残留下来的火种。“千载祀君何处所,香山孤月伴窗虚。”“千载”是千年的意思,“祀”是祭祀的意思;“君”指柳宗元。这两句的意思是:一千年后,人们还在祭祀着你的英灵,你就像香山寺里的一棵孤独的月亮树一样陪伴着空荡荡的屋子。“香山”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孤月”、“窗虚”是诗人想象的情景,暗喻自己处境的凄凉。
【答案】
漫嫌无武共驱除
律在何人敢献书。
汉代谋臣帷幄亚
陆郎新语烬煨馀。
舌降粤尉推能事
屏拥南州藉永图。
千载祀君何处所
香山孤月伴窗虚。译文:
我难道不知道你当初被贬的时候,也没有像刘禹锡那样上书请求赦免吗?
汉代的谋士啊,像贾谊、晁错等,都是辅佐君王的重要角色;
陆贽的新思想虽然已经失传了,但还有残余的火种。
一千年后人们还在祭祀着你的英灵,你就像香山寺里的一棵孤独的月亮树一样陪伴着空荡荡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