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寻野寺,忽复过柴桑。
听鸟竹林下,逢僧流水傍。
绿云生麦陇,斜日上鱼梁。
嵇阮时相问,黄公尚卖浆。

晚步二首

偶来寻野寺,忽复过柴桑。

听鸟竹林下,逢僧流水傍。

绿云生麦陇,斜日上鱼梁。

嵇阮时相问,黄公尚卖浆。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闲步的情景。第一句“偶来寻野寺”,表现了诗人的随意与好奇,他对这种未知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想要去探索和发现更多。而“忽复过柴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他愿意放下一切,去体验生活的乐趣,寻找生活的美好。

诗中的第二句“听鸟竹林下”,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静静地坐在竹林下,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也是一种内心的静谧和满足。第三句“逢僧流水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的生活状态,他与僧人一起在河边行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安详。

最后两句“绿云生麦陇,斜日上鱼梁”则是对乡村美景的描绘。诗人看着绿油油的麦田和斜阳下的鱼梁,感受到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而“嵇阮时相问,黄公尚卖浆”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嵇阮是古代的两个名人,他们的相遇让诗人想起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也引发了他对人生价值的反思。最后两句“嵇阮时相问,黄公尚卖浆”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一种追求名利,一种追求自由,引发读者对生活选择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