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留宾锦作筵,却怜欢赏动韶年。
琼枝照夜无双艳,璧月临春第一圆。
幕里仙姝怜紫玉,座中词客重青莲。
醉归不问金吾禁,鱼钥天明恰已传。
元夕灯宴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述元夕节夜晚宴会的诗歌。元夕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中的盛况,展示了元夕之夜的繁华与欢庆氛围。
注释:
- 公子留宾锦作筵:公子邀请宾客用锦绣做成的筵席来招待他们。
- 琼枝照夜无双艳:形容树上的花朵如同美玉一般,照耀着夜空中没有与之媲美的光辉。
- 璧月临春第一圆:形容月亮如同璧玉一样圆满,出现在春天的夜晚。
- 幕里仙姝怜紫玉:在宴会的帷幕内,有如天上仙子一般的佳人怜惜紫色的玉石。
- 座中词客重青莲:指座中的文士们重视像青莲这样的高洁之物。
- 醉归不问金吾禁:喝醉了酒回家时不理会朝廷禁止饮酒的规定。
- 鱼钥天明恰已传:早晨天刚亮时,鱼形钥匙已经传递开了门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夕之夜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中“公子留宾锦作筵”、“琼枝照夜无双艳”、“璧月临春第一圆”等语句,不仅描绘了宴会的丰盛和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繁华景象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幕里仙姝怜紫玉”、“座中词客重青莲”、“醉归不问金吾禁”等句子,则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之余,仍保持文人的高洁品质和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尊重。整首诗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