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岸斜连荻苇洲,棹歌声起乱眠鸥。
楚天夜静人无寐,万里长江片月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赏析。
此诗首联写夜泊枫岸的情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夜景图。颔联“棹歌声起乱眠鸥”一句,点明时间已到夜晚,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船桨声和歌声,便起身观看,只见一群白鹭因惊扰而纷纷飞起,诗人不禁感叹不已;颈联“楚天夜静人无寐”,则进一步写景抒情。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在江边停船,正值秋夜月明,他看到楚天万里,一片宁静。此时,诗人正因思乡而不得入睡,所以感到十分孤独寂寞。尾联“万里长江片月流”,则是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一种感慨。诗人想到自己的远在家乡的亲人,想到自己远离家乡的苦衷,心中不免有万般愁绪,因此,他只能看到长江上一轮明月在流动。
【答案】
译文:
秋天的夜晚,我停宿在大堤上,枫树的斜影连着荻草洲渚。船桨划水的声音一响起,惊动了栖息的白鹭。楚天的夜空一片宁静,没有月光照耀,只有那滚滚江水流淌不停。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旅人在秋天的夜晚停宿于大堤之上,见到的景色是枫树斜照、荻苇洲渚和江水流动。前两句描写停泊的景色,后两句抒发羁旅之情。
“枫岸斜连荻苇洲”,“枫”“荻”为近体诗常用对仗词语(即平仄相对),此处用在句中,使诗句显得平易自然,朗朗上口。“洲”字与“汀”字一样,都指河中的小陆地。这里说“枫岸斜连荻苇洲”,是写枫叶倒映在水里,与荻草洲渚相连接。“斜连”二字写出水面波光粼粼,洲渚随水波动,枫叶倒映水中的景象。
“棹歌声起乱眠鸥”,这是描写停泊时听到船桨声而惊醒栖鸟的情景。“棹声”是船桨声。“鸥”即海鸥,泛指水禽。“乱眠”二字既说明鸥鸟之多,又写出鸥鸟惊起之状。“乱”字写出鸥鸟被惊扰后纷飞逃窜的情景。“乱眠”二字既表现鸥鸟之多,又表现出鸥鸟之乱。
“楚天夜静人无寐”,“楚天”指南方天空。南天辽阔,无边的夜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当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却辗转难睡,难以入梦。“夜静”二字写出了作者的心境,同时也表明了夜的深重。“无寐”二字则表明作者无法安睡的苦闷心情。“人”指诗人自己。“万里”二字表明诗人的行程之长,也表明诗人内心的愁闷之深。诗人身在异乡,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不能入梦的苦闷心情溢于言表。
“万里长江片月流”,写诗人遥望长江上月亮的流动。“片”字表明月光流动之慢。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在江边停船,正值秋夜月明,他看到楚天万里,一片宁静。此时,诗人正因思乡而不得入睡,所以感到十分孤独寂寞。尾联“万里长江片月流”,则是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一种感慨。诗人想到自己的远在家乡的亲人,想到自己远离家乡的苦衷,心中不免有万般愁绪,因此,他只能看到长江上一轮明月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