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挂星槎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
禹余风物成离黍,越绝功名类转蓬。
早岁频书惟羽檄,经年徒读是「檀弓!
」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

【译文】

曾悬挂星槎在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

禹余风物成离黍,越绝功名类转蓬。

早岁频书惟羽檄,经年徒读是「檀弓!

无家况复鹃啼急,肠断江花烂漫红。

赏析:

此诗共八首,每首八句。第一首“追往八首 其一”为起兴之作,点明题旨,并写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二两句用典。“星槎”指传说中的一种船,据说这种船可以飞到天上,载着人到天河上去看星星(见《博异传》卷下)。这里说,曾经把星槎挂在空中去探望过朋友(见《旧唐书·张九龄传》)。“沧海东”,即东海。“冠裳”,古代士人的礼服,“涕泪”,眼泪。这两句意思是:曾经挂起星槎到大海之东,捧着冠裳流着眼泪。

第三、四句用典。“禹余风物”,谓禹治水以后遗留下来的景物;“转蓬”,古时以蓬草比喻飘零不定的人。这里说,禹治水之后留下的景物,就像随风飘散的蓬草一样。“越绝”,指《越绝书》,战国时期范蠡所著,记载了越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是研究先秦两汉江南地区的宝贵文献。“功名”句化用《论语(阳货)》:“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无道,丘可去也。”原意说:如果天下太平,我是不会离开这里的。这里说:我的功名事业,就象越国一样,虽然遭受挫折,但却像蓬草一样顽强地生存着。

第五、六句用典。“羽檄”,符节、檄书,古代用以征召或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檀弓”,指《礼记.檀弓(下)》篇,其中记载孔子为曾参的母亲服孝事。这两句意思是:早年频频写信,是为了传达紧急军情;如今只能读读《檀弓》,感叹自己没有家室。

第七、八句用典。“鹃啼”,杜鹃鸟的叫声,相传是杜鹃悲鸣,其声哀痛,故称。“江花烂漫红”,形容江边的红花盛开,色彩艳丽。这两句意思是:杜鹃鸟不停地啼叫着急,使我肠断于江边鲜花烂漫的红色。

全诗八首都是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前六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对友人的思念。后两首则集中写对远行的友人的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