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一息影,岐路总忘机。
敢望充藜藿,其如断蕨薇!
徘徊贪有发,惆怅赋无衣。
此地兼烽火,孤踪何所依!

【注释】

寒山:诗人自称,指隐居不仕的人。一息影:指隐者的身影像影子一样短暂。岐路:歧路口,比喻仕途。忘机:忘却尘世的机巧与纷争。敢望:岂敢希望。充藜藿(líhuò):用藜藿充饥,形容贫困。其如:哪如,如何比得上。断蕨薇:吃不到蕨和薇两种野菜,指生活清苦。徘徊:来回走动。赋:写诗作文以自娱。无衣:衣服破旧。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烟火。

【译文】

寒山上我的影子多么短暂,歧路上我早已忘记机巧争斗。

怎敢希望充饥靠藜藿,那又如何比得上吃蕨薇!

来回徜徉贪恋着收获,惆怅赋诗却无衣可制。

此地边塞兼有烽火,孤身何处能依呢?

【赏析】

此为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隐居期间写的一首诗。

开头两句“寒山一息影”,描绘出诗人身处寒山、身影如幻的景象。诗人以寒山作比,表现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岐路总忘机”则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富贵已完全看透了。

中间四句,“敢望充藜藿,其如断蕨薇”,诗人自叹不如。他虽然不敢奢望荣华富贵,但生活却非常清苦,食不果腹。“其如断蕨薇”意谓还不如吃些断梗野草。“怅赋无衣”则表现出诗人在衣食无着、生计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诗歌来排遣内心的愁苦。

最后两句“此地兼烽火,孤踪何所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又写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烽火连天,战事不断;而诗人却只有一人独行于这荒凉的边塞之地。这种境遇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使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抗金救国的道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