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兵甲满沧洲,此日回戈又上游。
人去鹿场仍旧迹,秋高蟹脯足晨羞。
空山饿犬声如豹,失路穷黎状似鸠。
自笑经营何太拙,误将岛屿作并州!
【注释】
林门:指林州,今河南省林州市。沧洲:大江之滨,泛指中原一带。
回戈:收起兵器。上游:回师中原。
人去:人已离去。鹿场:即林州,古称“林皋”。迹:足迹。蟹脯:指螃蟹肉。蟹脯足晨羞:《晋书·刘琨传》载:西晋时,刘琨为流寇所逼,逃入并州(今山西太原),在并州时,他常吃蟹而食,故有“蟹味足餐羞”之说。此处是说秋天的蟹肉很可口。
空山:空寂的山野。饿犬声如豹,失路穷黎状似鸠:饥饿的狗发出的声音像豹子一样凶猛,迷路了的穷困的人很像鸠鸪(一种小鸟)。鸠鸪鸣声凄切,这里用来形容穷苦百姓。
自笑:自嘲,自己嘲笑。经营:筹划、谋划。何太拙:为什么太过于笨拙?
误将岛屿作并州:把岛屿当成了并州。并州:古地名,指今天的山西省,这里代指北方地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林州隐居十年后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巧妙的比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林州人民生活困苦,但依然勤劳勇敢;荒无人烟的深山中,饥寒交迫的野兽和迷失道路的穷民都令人同情。诗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慨,既表现出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自嘲。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