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江鸟尽流离,精卫何从借一枝;
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骄犹自灼羊脾。

杂感三首

即看江鸟尽流离,精卫何从借一枝;

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骄犹自灼羊脾。

诗句注释

  1. 即看江鸟:诗人看到江边鸟儿已经全部离去,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感叹。
  2. 尽流离:描述江边的鸟儿已经全都离开,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离散。
  3. 精卫:传说中的大鸟名,这里可能比喻坚强不屈的精神或执着的追求。
  4. 何从借一枝:询问如何能够借用这种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5. 最恨:表达对某种行为的强烈不满或痛心。
  6. 蹛林:指山林,秋天祭祀后,山林中的气氛更加凄凉。
  7. 天骄:指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领袖,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统治者的奢侈无度。
  8. 尚自:仍然,依然。
  9. 灼羊脾:烤羊的肚子,用来形容极度的奢华。

译文

看着江边的鸟群已全部飞走,我不禁思考,那些曾经在天上飞翔的精卫鸟,现在还能借到一片叶子吗?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即使是在秋天祭祀之后,这些天之骄子们仍然保持着他们那过分奢侈的生活方式,甚至于将羊烤得皮开肉绽来取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反思。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江边鸟群的离去,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精卫”这一象征的运用,表达了对坚持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