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
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
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
送吴思斋甲家彻帐还新建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
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
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
注释:
送吴思斋甲家彻帐还新建(注释1)
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注释2)
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注释3)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注释4)
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注释5)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吴思斋甲的深切友情和祝愿。全诗以“送”为线索,从离别、相知到祝福,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描绘了两位文人在乡间共同品味诗文的情景,又通过“宦还更值是年家”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的感慨。这里的“宦”指的是出仕为官,“更值”则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上有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两句赞美了两位文人的才华和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倡道文中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知人鲍叔牙”则是说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这两个典故都表达了对吴思斋甲的赞赏之情。
中间四句则转入议论,“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这两句是对儒家经典的看法,认为《论语》的“一贯浑融”是最高的境界,而《六经》被汉代儒生解读得支离破碎。这里批评了那些只注重文字表面而忽略了实质内涵的学者。
“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思斋甲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同时,“驿路梅梢处处花”也是对旅途美景的描绘,暗示着诗人对这次离别之旅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