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忽忽过秋深,北风萧萧吹客襟。
破锦囊中金一缕,瘦藤枝外石千寻。
丹霞露啄无炊粒,紫盖冥栖谢结阴。
便欲五峰寻故宅,白头未了百年心。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道远囊空何日发轫谩作呈知己
注释:
南岳:指南岳衡山。
怀:怀念。
秋暮:秋天的傍晚。
愈切:更加深切。
道远:路途遥远。
囊空:行李中没有钱。
发轫:出发。
谩:白白地。
呈知己:献给朋友。
西游:向西行进。
忽忽:忽然,突然之间。
过:经过。
秋深:秋天深入。
北风萧萧吹客襟:北方的凉风轻轻吹动着衣襟。
破锦囊中金一缕:破了的锦囊里只有一根黄金线。
瘦藤枝外石千寻:瘦弱的藤蔓上挂着一尊石刻像。
丹霞:红色的山崖。
紫盖:紫色的云。
结阴:形成云雾。
五峰:指五座山峰,这里泛指衡山。
便欲:想要。
白头未了百年心:白发还没有结束,一生的愿望也没有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岳衡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道远囊空何日发轫谩作呈知己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意味着诗人对南岳衡山的思念之情在秋天愈发深切,而“道远囊空”则描绘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何日发轫”(何时启程)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够踏上征途的疑问和期待。“谩作呈知己”意味着诗人只能白白地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第二句:
西游忽忽过秋深,北风萧萧吹客襟
“西游忽忽过秋深”描述了诗人向西行进的情景,“忽忽”表现出旅途的匆忙和时间的紧迫。“北风萧萧吹客襟”则形象地描绘了北方的寒风如何吹拂着诗人的衣襟,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三句:
破锦囊中金一缕,瘦藤枝外石千寻
“破锦囊中金一缕”暗示着诗人携带了少量的钱财,而“破锦囊”则可能意味着旅途中的困顿或困境。“瘦藤枝外石千寻”则通过石头的高大来形容藤蔓的纤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心境的变化。
第四句:
丹霞露啄无炊粒,紫盖冥栖谢结阴
“丹霞露啄无炊粒”形容丹霞山上的露水如同被啄食一般,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紫盖冥栖谢结阴”则描绘了紫色的山顶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象征着神秘莫测和不可知的命运。
第五、六句:
便欲五峰寻故宅,白头未了百年心
“便欲五峰寻故宅”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故乡衡山寻找故居的愿望。“白头未了百年心”则意味着诗人虽然已经白了头发,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完成自己一生的愿望和追求。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南岳衡山的描绘和旅途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