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定南旌拟过祠,春蘩此日进吾卮。
飘风薏苡明珠贝,积藓勋名蚀鼎彝。
世且英雄皆庙食,公于冠履有维持。
乘舟三叹重回首,得意藤萝剪阿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次韵潘黄门谒伏波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始定南旌拟过祠,春蘩此日进吾卮。”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开始决定要前往南方祭拜伏波祠的情景。在春天的这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祭品来供奉神灵。
  2. “飘风薏苡明珠贝,积藓勋名蚀鼎彝。” 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他提到,历史上的英雄们都曾受到庙宇的祭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荣耀和功绩都被遗忘了,就像被风吹散的薏苡珠和被苔藓侵蚀的鼎彝一样。
  3. “世且英雄皆庙食,公于冠履有维持。”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的看法。他认为,尽管现在有很多人都是英雄,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而那些真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则被忽视。
  4. “乘舟三叹重回首,得意藤萝剪阿谁。”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只能在船上叹息。同时,他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应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以表达他的抱负和情感。

赏析:
《次韵潘黄门谒伏波祠》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歌,通过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社会的反思,表达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