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帝元臣已赴波,天时人事奈之何。
江边奇石阅时旧,厓下悲风感客多。
万古精忠悬日月,中华大道自江河。
诸君剩有纲常意,俎豆重开剪薜萝。

【注释】:

吊厓次邓念斋韵兼呈何善山大尹诸君

负帝元臣已赴波,天时人事奈之何!

江边奇石阅时旧,厓下悲风感客多。

万古精忠悬日月,中华大道自江河。

诸君剩有纲常意,俎豆重开剪薜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在南京作的一首诗。当时清兵南下,作者与诸君同游金陵城,吊怀古迹,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平仄交错,读来朗朗上口。前四句写吊怀,“负帝元”三句为第一层,“江边”以下五句为第二层,后三句为第三层。

首联“负帝元臣已赴波,天时人事奈之何!”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感叹自己身为大臣却无济于事。“负帝元”三句是说皇帝已经驾崩,天下大乱,而作为大臣的我,也无能为力。

颔联“江边奇石阅时旧,厓下悲风感客多!”诗人登上了长江边的一座石头崖,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痕迹。这里的“奇石”指的是古代的一些遗迹或名胜古迹,诗人通过观察这些古老的石头,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万古精忠悬日月,中华大道自江河。”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就像天上的日月一样永恒不变,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

尾联“诸君剩有纲常意,俎豆重开剪薜萝。”诗人最后祝愿各位朋友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观念,像古代的祭祀仪式一样,重新开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同时,他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剪掉身上的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