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芳复采芳,采之何太勤?
芳馨塞天地,吾自美灵根。

注释:

采花又采花,为什么如此勤快?

香气充满天地,我赞美那灵巧的根。

译文:《偶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偶”字起头,写自己偶然看见杨生所种的花卉,赞叹不已。后四句则是说,虽然这花种得太多,但香飘万里,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并不觉得累赘。最后两句则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赞美了杨生种的花,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遇见杨生所种花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赏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偶题杨生大中君极采芳卷”,这里的“偶”字,既写出了诗人偶然间遇见了杨生所种的芳花,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丽事物的欣赏并非刻意为之。而“杨生大中君”则是对杨生的尊称,表现出诗人对杨生的喜爱与尊重。

接着看第二句“采芳复采芳,采之何太勤”,诗人在这里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杨生频繁采集花朵的行为感到不解甚至是有些反感。因为在诗人看来,花朵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馈赠,应该被珍惜而不是随意采摘。

然后是第三句“芳馨塞天地,吾自美灵根”,诗人通过描绘花瓣上浓郁的香气弥漫整个天地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这种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他认为,杨生的花不仅美丽,而且香气扑鼻,足以让人陶醉其中,这正是他所珍视的美丽所在。

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吾自美灵根”,这句话意味着他自认为这些花就如同他的灵根一样珍贵。这不仅是对杨生的感谢,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花儿一样,永远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通过对杨生所种花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他希望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