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在松楸下,松楸暮霭中。
望亲存著外,松霭化为空。

注释: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

问:询问、探询

庵:庙宇的小屋,即小房子

佥宪:官名,明清时指都察院左都御史或左副都御史

马君宗孔:作者的朋友,名叫马宗孔

求:请求

题:为……题诗

圃中楼亭:在园子里的亭子

八景:八个美景

其三:这是第三首

房云捧抛:房中的云彩

亲在松楸下:亲人还在(松楸之下)

松楸:松树和棺材

暮霭中:傍晚的雾气之中

望亲存著外:遥望亲人,却看不见(存著外,即存在之外)

松霭化为空:松树的雾气消散了,变成了空无一人的墓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朋友、同僚马宗孔请他为园子里的楼亭和八处美景作诗。作者应允了他的请求,于是创作了这首《题圃中楼亭及八景》来表达他的感情。

作者开篇就询问朋友马宗孔,为何要请求他为园子里的楼亭和八处美景题诗。这既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责任的一种承担。接着,诗人以问答的方式,向朋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看到朋友的请求,内心充满了感动,同时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诗人用“亲在松楸下”一句,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松楸”是指棺材,象征着生命终结的地方。而“暮霭中”则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亲人已逝,只有一片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哀思。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在第二句中,用“望亲存著外”一句,表达了他对亲人虽已离去,但仍然在心中的一种期待和期盼。这里的“存著外”可以理解为虽然亲人已经离去,但他仍然希望他们能够留在自己的心中,成为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一部分。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复杂,既有对亲人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以“松霭化为空”一句结束了全诗。这里的“松霭”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死亡,而“化为空”则表明了死亡后的虚无和空虚。诗人通过对这一画面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无奈。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等多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