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
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注释】
陈子:即陈子昂(661-702),唐朝文学家。望诸生:指学生,诸生指学生。四时百物无非天:意谓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赏析】
此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关于“无言”的见解。首二句写陈子昂屡次请求作者说些话,但诗人总是不置可否,只是暗示陈子昂要领悟无言之教。三四句点明“无言”的主旨。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陈子昂的回答。全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言”的看法。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往往不是用语言能够完全表达出来的。因此,在面对陈子昂的追问时,他只是暗示他要领悟无言之教。这实际上是对陈子昂的一种启示和引导,告诉他不必过于追求言语上的表达,而是要去体验和领悟生活中的本质和规律。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四时百物的变化,来说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他认为,这些变化都是自然而然、无需人为干预的。同样的道理,人们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强求。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无言”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