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高临大流,杨子江深多睡虬。
怪景千千如怵目,行人往往欲停舟。
【注释】观音岩: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大流:长江。杨子江:即扬子江,指长江。多睡虬:多条蜿蜒的江流。怵目:惊惧。欲停舟:想停下来观赏。
【赏析】金陵(今南京),古称金陵,是六朝古都,也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故有许多著名的古迹。诗人游览了这些地方后,便写《金陵八咏》以抒发他的感受。这首诗描写了金陵一带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观音岩高临大流。”开头两句诗点题,写诗人登上观音岩所见。观音岩位于南京城西狮子山上,为南朝齐梁时所建。诗人站在岩上,远眺长江,只见滔滔大河从天边滚滚而来,奔流不息。这里用“高临”二字,既形容岩石的险峻陡峭,又写出了长江的壮阔气势。面对这样壮丽的景象,诗人不禁赞叹不已:“杨子江深多睡虬。”杨子江是长江在江苏境内的一段江流,两岸有众多的河流汇入长江。诗人站在观音岩上,望着汹涌澎湃的江水和曲折蜿蜒的江河,不由得想起了古人所说的“江流如此,来往顽钝”,觉得这条大江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正在酣睡。
“怪景千千如怵目的”,“怵目”,意思是惊心动魄、令人眼花缭乱。诗人站在岩石上,面对着这壮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之声:“怪景千千如怵目!”这句诗中的“怵目”两字,既写出了江水的浩荡无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和激动。
“行人往往欲停舟。”最后两句诗,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看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看到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有的在岸边驻足欣赏,有的在船上驻足观赏,有的则因为美景而驻足不前。诗人感慨地说:“行人往往欲停舟。”在这里,“行人”一词,既指过路的旅客,又可泛指游人;“欲停舟”,则是说他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想要停下船来好好观赏一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那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