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欲休休未得休,直须见道与天游。
道中实体无休处,何必憧憧起念头。
【注释】
常欲休休:总是想休息。休,停止;休歇。
见日亭: 指在亭中观看太阳。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正四年(1344)春。李鳌峰为诗人好友,时年五十余岁,任西台县(今浙江天台)别驾。作者因感于朋友的才德,又看到亭中观赏日出的胜景,遂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共有六首。每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见日亭”是全诗的中心景物。
首二句说:我常常想找个地方来休息一下,可就是不得休息。为什么呢?因为我还想要见道和与天游。这里,“常”字、“直须”二字,都表明了作者的急迫心情。他之所以如此着急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而官场的腐败使他深感失望,因而渴望摆脱这种环境。所以,他才要“见道与天游”。
中间四句写他来到“见日亭”后的情景。“道中实体无休处”,是说自己虽然在道中行走,但并没有找到可以停留的地方。这既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不由己的无奈,也表现了他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四句写得很有气势,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最后两句写他对“道中实体无休处”的想法。既然没有地方可以停歇,那就不必去想了!何必还要苦苦纠缠不休呢?作者通过这一反问,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之情。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是一篇难得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