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中自有一乾坤,云作衣衾山作垣。
况有天花来作供,长裾何必曳王门。
【注释】
北京吕舍人:指宋代吕祖谦。万乐子世宽,是吕祖谦的侄子。
坤:地支之一,代表地。
明坤:即“明坤堂”。
病目四十:眼睛因病失明。四十,四十年。
不肯娶:不愿意再嫁。
遨游四方:四处漫游。
将之藩府:派他去任地方官。之,去。
勉留住:勉强挽留。
喷玉岩:在浙江嵊州东,风景秀丽,岩石多白色,故名。
【赏析】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一生崇尚理学,反对空谈义理,主张“事功”与“实学”。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东莱志》一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首七律就是吕祖谦晚年在家乡隐居时所作。诗中描写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二句说吕祖谦因眼瞎无法再娶,只好到处漫游。“遨游”,意为游览、游玩。这里用了一个“游”字,说明他的心境并不消极,而是非常乐观,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四两句写吕祖谦在山中的生活。这里的“一乾坤”指的是整个宇宙,“云作衣衾山作垣”则是指山中的景色。吕祖谦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归宿。这里的“天花”可能是指山中的兰花或者其它美丽的花朵,为吕祖谦的隐居生活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吕祖谦对于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像王门一样显赫,那么何必要穿着长裾在王门之间行走呢?这里的“王门”可能是指权贵之家或者富贵人家,而吕祖谦却认为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吕祖谦晚年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