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忆风流何水部,钓台把酒听沧浪。
不知风韵今何似,台自山高水自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精神内涵,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着分析浮在表面的问题。
此诗首联写诗人想起何逊的风流才子形象;颔联写诗人想借何逊当年钓台听沧浪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颈联写诗人不知如今的风雅风采是否与当年的相像,并由此感叹自然永恒而人事无常;尾联写诗人感叹世事沧桑,人生短暂。此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答案】
①何逊:南朝梁文学家,“江左三大家”之一,有《何水部集》。②沧浪:即沧浪之洲,位于钱塘江口南岸,因古时为吴王阖闾筑宫处而得名。③明府:县令的美称。④钓台:指春秋末年吴王孙恩隐居之处。⑤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⑥高台:指吴王夫差曾建的姑苏山(今虎丘山)上的观乐台。⑦沧浪:泛指钱塘江。⑧风韵:指风度和神采。⑨自:本来,原来。⑩长: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