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如我心,洒落双眸豁。
地高人寰表,天阔诸峰落。
抚境兴已高,何必求庐霍。
暮雨韬天光,朝旭开云幕。
而我以一观,何用不寥廓。
对之已忘言,得意本无作。

【注释】

赴杨鸥溪饮:前往杨鸥溪中畅饮。杨鸥溪:在江西南昌,一名南浦,为南昌名胜之一。清凉山:在江西吉安,一名螺峰,有“清凉山”之称。题石壁:在山上岩石上题诗。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豁:开朗、开阔。地高:意指远离尘世。人寰:人间社会。天阔:天空辽阔。诸峰落:众山峰落下。抚境:抚摸着景物。兴:兴趣、情趣。庐霍:庐山。

韬天光:掩藏或遮蔽天空光芒。朝旭:早晨的太阳。开云幕:揭开云层。一观:一览。

何用:哪里用得着。寥廓(liáo kuò):空旷、宽广。忘言:忘了说话,即无言以对。得意:心满意足。本无作:本来没有什么可做。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丰五年(1082年)夏初在江西吉安清凉山题咏的一首七绝,表现了作者在山水间领略自然风光和精神境界后所产生的愉悦之情和旷远之怀。

首句“清凉如我心”,写诗人置身清幽的山间,心境与外界一样清凉,这两句诗概括了前四句的意境;次句“洒落双眸豁”是说雨点洒落在双眸之间,使眼睛更加明亮开阔,这两句又描绘了雨后的山景;三、四两句“地高人寰表,天阔诸峰落”,写诗人身居高处,眼界更为开阔,群山万壑都尽收眼底,这两句进一步写雨后山景之壮丽;五、六句“抚境兴已高,何必求庐霍”,抒发了诗人面对高山大川而心胸开阔,感到自得其乐的心情;最后两句“暮雨韬天光,朝旭开云幕”,写傍晚时雨云蔽日,黎明时云雾散开,写出山间景色的变幻无穷,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