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山虽小从吾爱,不向罗浮更乞灵。
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
【注释】:
弘治壬戌:弘治十年。
仲冬:农历十二月。
丹山: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的阳羡山。
元默:赵元默,字子静,号丹山人。
罗浮:在广东境内。
吾山:指家乡阳羡山。
从吾爱:依我的喜爱。
不向罗浮更乞灵:我不向罗浮山求取神灵庇护。
朝来:早上。
先到洞:先来到山中洞穴。
山灵拍手笑相迎:山中的神灵拍着掌大笑,欢迎我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弘治壬戌(1492)冬。作者与赵元默同游了家乡的名胜后,又一同往西云山去,此时作者因事不能同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友人。
“吾山虽小从吾爱”,首句点题,表明诗人所爱的只是自己心中的这座小小的山,而不为外界的名山大川所动。接着用了一个反诘句式,说“不向罗浮更乞灵”。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感情。
“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信息”是信息灵通的意思,“朝来”是早晨之意,“山灵”是山神,“拍手笑相迎”是说山神欢迎你的到来。这两句写景富有情韵,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信息”、“朝来”等词语的运用,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拍手笑相迎”一语,也表现出了自然景物的灵动活泼,以及它们对人的亲切友好的感情。
这首诗的第二联“信息朝来先到洞,山灵拍手笑相迎”,以“信息”、“朝来”等词语,将诗人与自然景物紧紧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情感。第三联“吾山虽小从吾爱,不向罗浮更乞灵”,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家乡阳羡山的深深眷恋和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家乡阳羡山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