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他与好友蒋叔英等人在夜晚攀登飞云顶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壮蒋叔英冒夜偕周自正谢振卿登飞云顶 - 形容蒋叔英英勇地与朋友一起在夜晚攀登飞云顶。
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 当傍晚时分,老师(可能是指登山的向导)回家了,但蒋叔英等四人仍然坚持要继续前行,因为天已变黑,连传说中的七位圣人也迷失了方向。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 长时间站在家门附近,却看不到任何路,担心自己会被猛兽或大蛇攻击。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 突然意识到,尽管前路艰难,但他的决心足以克服一切困难,像穿过兽穴一般勇往直前,终于登上了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 在飞云峰上,蒋叔英等人找到了一块名为“三生石”的石头,他们在上面大笑,仿佛经历了三世轮回。而他们的眼睛似乎轻盈地超越了四世的束缚,回到了鸿蒙初开的虚无之中。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 最后,赞美蒋叔英的英勇无畏,如同一位真正的士人,勇敢地踏碎了五岳,成就了无边的虚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勇气和探险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次充满挑战和危险的登山之旅,展现了主人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对“三生石”、“鸿蒙”等神秘元素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