巀嶪山楼接上台,朱帘高傍紫烟开。
丹梯百尺元无暑,玉舄双留不染苔。
刘鋹宫墙飞燕尽,任嚣雉堞野猿哀。
何如胜地留仙迹,旷世频迎上客来。
【注释】
- 浮邱景紫烟楼:指仙山。2.巀嶪:高大的样子。3.接台:高耸入云。4.朱帘:红色帘帷。5.丹梯:红色的梯子。6.元:原。7.刘鋹:南汉的第二位皇帝,名玢,公元917年~971年在位。8.任嚣:西汉初年政治家、思想家,字子文;后封为“定侯”。9.雉堞(zhìdié):城墙上排列如齿的矮墙。10.何如胜地留仙迹:哪比那些仙境留下的踪迹。11.胜地:指仙境中的胜地。12.频迎:多次接待。13.上客:尊贵的客人。
【赏析】
《题仙山》是一首咏仙诗,诗人从仙山的壮丽景观入手,描绘了一座座仙山的神奇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仙人居住之地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令人神往。
首联“巀嶪山楼接上台”写仙山高耸入云,与天相接。“巀嶪”,形容山高大而突兀。“台”,指仙山。此句意谓仙山高耸入云,直插天空,与天相接。这一景象描绘出仙山的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颔联“朱帘高傍紫烟开”进一步描写了仙山的美丽景色。“朱帘”,红色的帘子。“紫烟”,紫色烟雾。此句意谓红色的帘子高悬于仙山之上,紫色烟雾缭绕于山间。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将仙山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丹梯百尺元无暑”则从侧面表现了仙山的高峻。“丹梯”,红色的梯子。“元”,原。“暑”,炎热。此句意谓有红色的梯子百尺高,但在这里并不觉得炎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仙山的高峻之极,令人难以想象。
尾联“玉舄双留不染苔”则从侧面表现了仙山的幽静之美。“玉舄”,用玉制成的鞋。古人穿鞋多用玉饰,故称玉鞋。“不染苔”,指仙山的清新幽雅,不会沾染世俗之尘埃。此句意谓两只美丽的玉鞋留在仙山,却不会被尘土所玷污。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仙山的向往之情。
全诗以仙山为主题,通过对仙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句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