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木持平四国驰,颂声名彻九重知。
共言如水心同洁,不见南山判可移。
禹鼎即今悬照日,虞廷自远质成时。
采风尽入輶轩记,不待甘棠蔽芾诗。
这首诗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棘木持平四国驰”,用比喻的手法,把贺王铭韫比作正直的官员,他的公正廉洁像棘木一样,能够使四方的国家都受到其影响。第二句“颂声名彻九重知”中的“颂声”,指的是人们对贺王的赞美之词;“九重”指代皇宫,也暗示了皇帝对贺王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第三句“共言如水心同洁”,这里使用了“水”来比喻贺王的心地纯洁、清澈如水;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其他人(如南山等)的不同之处。第四句“不见南山判可移”中的“南山”在这里是象征性的,表示贺王的品德高尚、坚定。而“判可移”则表明贺王的行为是不可动摇的。最后一句“禹鼎即今悬照日,虞廷自远质成时”中,用古代的典故来赞美贺王的才华和成就。整首诗通过对贺王的描述,表达了对其品行和才能的赞扬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