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何处是通津,谢却浮荣避俗尘。
渔笛数声芳渚暮,樵歌一曲碧山春。
高秋禾黍遍层陇,落日牛羊归四邻。
架有琴书尊有酒,何须蓬岛觅仙人。
诗句解析:
- 乾坤何处是通津,谢却浮荣避俗尘。
- “乾坤”指整个世界或宇宙。
- “通津”比喻事物发展的要道或关键之处。
- “谢却浮荣”表示摒弃名利、虚荣等浮华之物。
- “避俗尘”指的是避开世俗的纷扰与尘世的喧嚣。
- 整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和朴素生活的愿望,希望远离世间的纷扰,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渔笛数声芳渚暮,樵歌一曲碧山春。
- “芳渚”即美丽的小洲,此处泛指水边的美丽景色。
- “渔笛”指的是渔民吹奏的笛子,常用以表达渔民劳作时的情景。
- “樵歌”指的是樵夫唱出的歌声,通常用于描述山林间的生活氛围。
- “暮”和“春”分别描绘了日落时分和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观。
- 整句诗通过对比渔笛与樵歌,展现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下的美景,以及它们在特定时刻的和谐共存。
- 高秋禾黍遍层陇,落日牛羊归四邻。
- “高秋”指深秋时节,此时稻谷成熟。
- “禾黍”是指成熟的稻谷和黍子,泛指农作物。
- “层陇”指的是层层叠叠的田地,形容秋天的田野景象。
- “落日”指的是太阳西下的景象。
- “牛羊”是常见的家畜,常用于农业生产中放牧。
- “四邻”泛指周围邻居或乡村地区。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场景,稻田金黄,牛羊归家,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富饶。
- 架有琴书尊有酒,何须蓬岛觅仙人。
- “架有”意为家中有。
- “琴书”通常指书籍和琴,象征着文化和艺术。
- “尊有酒”表示家中有足够的美酒供人享受。
- “蓬岛”指传说中的仙境,常被用来比喻理想中的完美之地或生活状态。
- 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向往,认为无需远赴蓬岛寻找神仙般的境界,只需享受当下的生活即可。这是一种对简单生活哲学的推崇,强调回归自然、珍惜现有资源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渔夫和樵夫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简朴、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感受,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理念,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