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偏宜养性灵,无端野趣在林扃。
开帘犹恨前邻树,遮却遥山数尺青。
“下皋杂咏“是明朝文学家黄仲昭的作品,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多样。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何处偏宜养性灵,无端野趣在林扃。
开帘犹恨前邻树,遮却遥山数尺青。
注释:
- 下皋: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 杂咏:诗歌形式之一,多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赞美。
- 养性灵:指修养性情,陶冶心灵。
- 无端:没有原因或目的,随意。
- 野趣:原意为野外的乐趣,这里指大自然带来的轻松愉悦感。
- 林扃:山林间的门户或入口,引申为山林的宁静与神秘。
- 开帘:打开窗户的意思。
- 前邻树:指靠近自己的树木。
- 遮却:遮挡的意思。
- 遥山:远处的山峰。
- 数尺青:形容山峰的颜色为青色,强调山峰的远和清晰。
- 赏析:对诗歌中描绘的景色、情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译文:
在哪个地方最适合养性灵?没有原因,只是自然带来的乐趣。打开窗户仍然遗憾,因为前面邻居的树木挡住了视线,只能看到几尺外的青翠山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诗中“何处偏宜养性灵?”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追求。“开帘犹恨前邻树”则通过开窗望山的情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诗意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