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岂今日,烦忧只自繁。
修名纡紫极,短发任黄昏。
读易嗟何得,知非可复论。
最嫌春梦浅,不到郭西村。
《老至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通过描述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一展开对这些诗句的解释、翻译以及相关注释:
- 逐句释义:
- 老至岂今日:表达了作者对于衰老的感知和认识,认为衰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 烦忧只自繁: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和忧虑也随之增多。
- 修名纡紫极:描述了一种高官显贵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表达了随之而来的压力和责任。
- 短发任黄昏:体现了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 读易嗟何得: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 知非可复论:认识到了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 最嫌春梦浅: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 不到郭西村:可能暗示着对故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
- 译文:
- 岁月如流,人已至暮年。
- 心中的烦恼与日俱增,无人知晓。
- 虽身居高位,却也承担着沉重的责任。
- 白发已现,面对黄昏,不再年轻。
- 读易之时,感叹世间变化莫测。
- 深知过错,无法再辩白。
- 最是喜欢春日的时光虽短,却美好无比。
- 未能到达心中的郭西村。
- 赏析:
- 此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人生的苦乐参半,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沉感慨。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对老年生活的无奈、对青春逝去的感伤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 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和个人在面对老年时可能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而又不失温情的人生态度,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
《老至三首》不仅是一首表现人生感悟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个人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流转的独特见解,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自我、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