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千峰紫映楼,渐鸿逵上思悠悠。
文章旧驾中书省,琴剑遥登上计舟。
杨叶暗分岐路晓,薇花光泛邃堂秋。
孤怀不寐看晴野,认得三台过蓟州。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天际千峰紫映楼 - 描述远望天际,无数山峰在紫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2. 渐鸿逵上思悠悠 - 随着鸿鹄飞翔,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远,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
  3. 文章旧驾中书省 - 指过去曾在此处理政务,文章和政事是中书省的职责。
  4. 琴剑遥登上计舟 - 用琴和剑形容文人的雅致,同时表示通过上计船前往京城。
  5. 杨叶暗分岐路晓 - 早晨阳光照耀下,杨树的叶子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旅程分岔路而准备。
  6. 薇花光泛邃堂秋 - 秋天,薇花散发出淡淡的光辉,照亮了古老的书房(邃堂)。
  7. 孤怀不寐看晴野 - 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晴朗的原野,无法入睡。
  8. 认得三台过蓟州 - 最后一句提到了“三台”即三台山,位于蓟州附近,诗人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认出了它,并想象自己正在经过此地。

赏析:
此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天际千峰紫映楼”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身处高阁,远眺群山的壮阔景象。第二句“渐鸿逵上思悠悠”,则转入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文章旧驾中书省”,不仅回顾了自己的文学成就,更透露出对曾经工作场所的怀念。第四句“琴剑遥登上计舟”,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文武双全的形象,以及他渴望通过上计船前往京城的迫切心情。第五句“杨叶暗分岐路晓”与第六句“薇花光泛邃堂秋”分别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最后的两句“孤怀不寐看晴野”,“认得三台过蓟州”,则以更加深沉的情感结束全诗,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氛围,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感受那份独特的旅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