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长松傍午原,仍看青霭逗云根。
钟声细认林端梵,草色平连石上樽。
泉迸灵源萦古涧,茗酣春味破新园。
兹游况是初晴后,徙倚天风瞰海门。
【注释】
鼓山:位于福州北郊,因有古鼓寺而得名。限韵:按古诗韵部要求来押韵。长松:指鼓山上郁郁葱葱的古树。午原作“暮”,据上下文改。仍看:仍然。逗:通“逗”。云根:指云气缭绕的山峰。钟声:寺庙内发出的钟声。细认:仔细辨认。林端梵:佛寺中的僧人诵经的声音。
草色平连石上樽:形容山间景色宁静而优美。泉迸:泉水从洞中冒出。灵源:佛教语,泛指水源。萦:环绕。石上樽(qún):指山石上刻的酒器形状的图案。茗(míng)酣春:茶味浓郁如春天。春味破新园:茶香扑鼻,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兹游:这次出游。况是:何况还是。初晴后:天刚放晴后的早晨。徙倚:徘徊、流连。天风:即天风海涛,形容海浪翻滚,气势磅礴。瞰(kàn):远望。海门:福州港的外海入口。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鼓山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写登山之始,诗人骑马登上鼓山,在午日的阳光下观赏着山间青霭缭绕的景象,耳边似乎听到了远处寺庙钟声悠扬,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山林之中。
颔联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仔细观察着山间寺庙的梵音,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周围的草色、石上图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迷人之处。泉水从山涧中奔腾而出,流淌在古老的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茶香四溢,仿佛能够穿透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鼓山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则是诗人对此次旅行的感受进行了总结。他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只见天风浩荡,海涛翻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色使得诗人更加珍惜这次旅行的机会,也更加期待下一次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欣赏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鼓山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