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檄宵驰北路长,探丸今日静江乡。
宋功谩录收邕管,汉将徒劳下桂阳。
借箸公还将绣斧,洗兵吾欲挽银潢。
何人更上平蛮雅,续得淮西墨几行。
露檄宵驰北路长,探丸今日静江乡。
宋功谩录收邕管,汉将徒劳下桂阳。
借箸公还将绣斧,洗兵吾欲挽银潢。
何人更上平蛮雅,续得淮西墨几行。
注释与解析:
- 露檄: 指紧急的命令或文书。
- 宵驰: 夜晚骑马快速奔跑。
- 北路长: 北方的道路漫长。
- 探丸: 用弹丸探测情况。
- 宋功: 宋朝的功绩或成就。
- 汉将: 汉朝的将领。
- 徒劳: 徒然地做无用功。
- 下桂阳: 向桂阳派遣军队。
- 借箸: 借用筷子(比喻借助他人之力)。
- 公将: 指官员或将领。
- 绣斧: 精美的武器,可能指用锦绣装饰的武器。
- 洗兵: 清洗兵马,此处可能是指准备出征。
- 吾欲: 我的愿望或打算。
- 银潢: 银河,这里比喻广阔的战场。
- 何人: 谁。
- 更上: 再次尝试或者超越。
- 平蛮雅: 平定少数民族的策略或方法。
- 续得: 继续得到。
- 墨几行: 书写了很多墨迹,形容写作量多。
赏析:
这首诗是黄衷对某次军事行动的记录和感想,充满了历史战争的氛围和诗人的个人情感。首句“露檄宵驰北路长”描绘了紧急文书在夜晚急速传递的场景,体现了战事的紧迫性;第二句“探丸今日静江乡”则表达了前线暂时的平静,但并非无战事。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回顾过去宋朝和汉朝的战事,暗示了当前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诗中的“宋功”和“汉将”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而“徒劳”则表达了这些将领的努力可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增添了诗句的沉痛感。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宏大场景,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的写法,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