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缨未许濯帘泉,敢把民忧付十连。
信有密云难作雨,愧无凉德可回天。
揽衣每为中宵起,拂枕谁能正昼眠。
三楚萧条非一日,未应愁瘁过当年。

”`

尘缨未许濯帘泉,敢把民忧付十连。

信有密云难作雨,愧无凉德可回天。

揽衣每为中宵起,拂枕谁能正昼眠。

三楚萧条非一日,未应愁瘁过当年。

译文

  1. 未曾允许洗涤尘埃的帽子去浇灌帘泉,我怎能把人民的忧虑交给那些官员们呢! 2. 确实有些乌云密布,却难以降下及时雨,我深感惭愧,因为我没有德行能够挽回这苍天的愤怒啊! 3. 我常常在深夜里起身披衣,而拂去枕头后,又有多少人能安然入睡呢? 4. 整个楚国都处于一片萧条之中,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我并不认为忧愁和劳苦会超过我的当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员们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无法洗去尘埃、将百姓之忧交由官吏承担的无奈情境,反映了官场腐败与民众苦难之间的矛盾。诗中“信有密云难作雨”,表达了对天公不作美、雨水稀少的无奈;“愧无凉德可回天”则透露出对自身德行不足以挽救时局的自责。诗人通过夜晚的辗转反侧、拂去枕头后难以入眠的情景,深刻揭示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最后一句“三楚萧条非一日,未应愁瘁过当年”更是强调了这种痛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消解,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和人民所承受的苦难,并未因年岁增长而有丝毫减轻。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佳作。

注释

  1. 尘缨:指被尘土弄脏的官帽。古人常以冠饰代表身份地位,故用“尘缨”喻指其官位。
  2. 十连:形容责任重大。
  3. 信有:确实如此。
  4.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害农旱灾之神。此处用以形容天气干旱。
  5. 回天:比喻能够扭转乾坤,恢复常态。
  6. 揽衣:整理衣服的意思。
  7. 中宵起:半夜起来。
  8. 三楚: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古称荆楚之地,泛指整个南方。
  9. 霖涝:长时间的降雨造成洪涝灾害。
  10.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引发旱灾的鬼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衷任职巡院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于百姓疾苦的同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传统美德,显示了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