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自昔登临地,崔咏何年擅此楼。
总有才华多役役,只应江水付悠悠。
天开诗客阴晴景,木落渔家远近洲。
形胜不殊风物异,谩堪笳鼓散清愁。

【注释】

  1. 鄂城:即今湖北武昌。2. 崔咏:唐代诗人,曾任鄂州(治所鄂县)刺史,故称崔咏。3. 役役:忙碌奔波的样子。4. 悠:长,远。5. 天开诗客阴晴景:指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激发下,写出了许多美妙的诗句。6. 木落:树叶落尽。7. 洲:水边陆地。8. 谩:徒然。
    【赏析】
    《乙酉冬宴客黄鹤楼用崔韵》为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作者因受谗言被贬知吉州,途经黄鹤楼时写下这首七绝。
    首联“鄂城自昔登临地,崔咏何年擅此楼”,诗人首先点出鄂城和崔咏的有关历史。鄂城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登高望远、吟诗赋词的胜地。据史书记载,唐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游览过黄鹤楼,并留下著名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后,历代文人骚客纷纷登上这座古楼,吟咏赞美。而崔咏,则是唐代诗人中以擅写黄鹤楼而闻名的人。他与孟浩然、王昌龄齐名,被誉为唐诗中的三友。因此,这首诗一开始就将鄂城和崔咏联系起来,表明诗人对这座古楼有着深厚的感情。
    颔联“总有才华多役役,只应江水付悠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鄂城的风貌和诗人的感受。这里,诗人以“总”字开头,既表达了自己对鄂城的热爱之情,又暗示了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多”和“只”、“役役”与“悠悠”等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天开诗客阴晴景,木落渔家远近洲”,这两句诗则从自然景色的角度来表现鄂城的魅力。诗人通过对天空、云霞、江水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仙李白笔下的仙境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渔家的日常生活情景,展现了鄂城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
    尾联“形胜不殊风物异,谩堪笳鼓散清愁”,诗人最后以哲理性的语言收束全篇。这里,诗人以“形胜不殊风物异”作为引子,强调了鄂城的美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非简单的地理位置或地形地貌。然后,诗人以“谩堪笳鼓散清愁”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鄂城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是一篇抒情佳作,它既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又有优美的艺术形式。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手法和技巧,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