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初霁重阳雨,暇日同登节镇楼。
黄菊有情还照眼,茱萸无分最惊秋。
渔人竞下横池网,客子真怀钓湘舟。
优剧不妨供小坐,世情方汝更悠悠。
【注释】
江城:即江都。重阳节后,雨霁天晴,江都城的菊花也盛开了。
节镇楼:指重阳节时登高赏菊的楼台。
黄菊有情还照眼:意思是说菊花开得正艳,好像人的眼睛一样。
茱萸无分最惊秋:茱萸是古代的一种香料,用来驱虫避疫。诗人说,没有茱萸可吃,秋天就感到特别凄凉。
渔人竞下横池网:意思是说渔人争先恐后的下网捕鱼。
客子真怀钓湘舟:意思是说游客真是怀念家乡的渔船。
优剧不妨供小坐:意思是说看戏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儿。
方汝:你。
悠悠:闲适的样子。
【译文】
江都重阳节过后,雨霁天晴,菊花盛开了;闲暇之余,我们同登节镇楼观赏菊花。
黄色的菊花有情意,似乎在照着我的眼睛。茱萸没有吃的,最使秋天感到凄凉。
渔夫们争着去下网捕捞鱼儿,游客们真正想念家乡的渔船。
可以观看戏剧的时候可以小憩一会儿,世事如此悠扬闲适。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重阳节后作者与友人在江都赏菊观鱼的情景。首联写登高之乐,颔联写观菊之美,颈联写观鱼之趣。尾联则宕开一笔,抒发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江城初霁重阳雨”点明时间、地点、天气,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节镇楼”三字,点明了登高赏菊的活动场所。这里不仅写出了景物的优美,而且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暇日同登节镇楼”中的“暇日”二字,既表明登高赏菊的时间是在空闲的日子里,又暗示出作者对重阳节的喜爱。
第二联中“黄菊有情还照眼”,将菊花喻作人,赋予其人的感情,这既是对前文的补充,又是对后文的铺垫。“茱萸无分最惊秋”一句,更是把诗人对茱萸的不满之情表达出来。这里的“惊秋”并非指茱萸本身,而是用它来比喻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所感受到的凄凉之情。
第三联中,“渔人竞下横池网”,“客子真怀钓湘舟”,都是以物喻人,写出了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特别是“客子”一词,更让人感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优剧不妨供小坐,世情方汝更悠悠”,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