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北堰漫风埃,野落山樊燕不回。
何处画图当御献,已无邻粟泛舟来。
忧勤每问青州策,宴暇真忘浙水杯。
独奉一函宽恤诏,千仓亲许百城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发赈    
南湖北堰漫风埃,野落山樊燕不回。    
何处画图当御献,已无邻粟泛舟来。    
忧勤每问青州策,宴暇真忘浙水杯。    
独奉一函宽恤诏,千仓亲许百城开。    

译文:
在南湖北边的堰上,风尘满面,野草凋零,山色空蒙,燕子也不愿归来。
哪里能像画中那样,将御膳进献给皇帝?现在连邻居的粮食也无法提供,只能泛舟而来。
我常常向青州的将领询问对策,闲暇时真忘记喝浙江的水杯。
只有一函宽恤诏令,使我得以安抚百姓,千仓亲允,百城开张。

注释:

  • 发赈:指发放救济物资。
  • 南湖北堰: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南,为古代水利工程。
  • 漫风埃:风尘满天,形容尘土飞扬。
  • 野落山樊:形容田野空旷,山峦如樊笼般笼罩。
  • 燕不回:燕子飞得很低,不愿意回巢。
  • 画图:指绘画中的图画,此处比喻皇帝的御膳。
  • 御献:将食物献给皇帝。
  • 已无邻粟:没有邻居的粮食供应。
  • 泛舟来:泛舟来自远地区。
  • 忧勤:关心国家大事,勤于政事。
  • 青州策:指青州的军政措施。
  • 浙水杯:饮浙江之水的杯子。
  • 千仓亲许:千仓亲允,千仓亲允,意为朝廷允许开仓放粮。
  • 百城开:百城开,意味着让许多城池都得到救济。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名将、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首联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颔联转折到国家政策,指出朝廷无法像画中的御膳那样供给前线的军队粮食,而是面临粮食短缺的局面。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战事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国家政策的关切。尾联则是对未来的希冀,希望朝廷能够实施仁政,开仓放粮,缓解百姓的痛苦。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