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遥周道净轻尘,此去荒州始号均。
几户衡茅犹带雪,两行官柳欲回春。
儿童惯识朝山客,租赋全轻化国人。
颇觉楚封真不迩,南雍乡土即西秦。

草店

迢遥周道净轻尘,此去荒州始号均。

几户衡茅犹带雪,两行官柳欲回春。

儿童惯识朝山客,租赋全轻化国人。

颇觉楚封真不迩,南雍乡土即西秦。

注释:

迢遥:遥远。周道:周代的道路。

净轻尘:无尘垢。

此去:指从这里到那里。荒州:荒凉的地方。

号均:称做均州。

几户:一些家庭。衡茅:用横木为架的草屋。

带雪:还带着雪。

两行:成行的。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

回春:返青,返绿。

儿童:孩子们。

惯识:熟悉,知道。朝山客:朝拜山神的人。

租赋:租税和赋税。全轻:全部减轻。

楚封:楚国的土地。不迩:不接近。

南雍:南雍州,指南安郡。西秦:指西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从中原来到西南边远之地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迢遥周道净轻尘”中的“迢遥”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旅途的遥远,“周道”指的是中原的小路,“清轻尘”则写出了诗人对路途中无尘无垢的清新感受。

第二句“此去荒州始号均”中的“荒州”指的是西南边远的州份,“号均”则是诗人对这个州的称呼,这里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新环境的期待和适应。

第三句“几户衡茅犹带雪,两行官柳欲回春”中,诗人通过对草屋和柳树的描绘,写出了边远之地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几户”、“两行”都是数量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想象出场景。而“犹带雪”则写出了草屋在冬天依然保持着雪白的状态,“欲回春”则写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四句“儿童惯识朝山客,租赋全轻化国人”中,诗人通过描写孩子们对朝山客的熟悉,以及租赋的减免,写出了边远之地人们对外来者的友好和接纳。这里的“惯识”和“全轻”都强调了边远之地的特殊性,让人感到新奇而又亲切。

最后一句“颇觉楚封真不迩,南雍乡土即西秦”中,诗人通过对楚地和南雍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这两个地方的思念和向往。这里的“楚封”、“楚地”都是指南方的楚国地区,而“西秦”则是指今天的甘肃省天水一带。诗人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将自己比作楚地之人,表现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