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寒食舟中饮,独客兹晨浪自同。
霏雨满天分野火,低云随眼暗江枫。
青郊旧约啼莺里,紫陌生涯小燕东。
春去夏来何所事,可堪推引各成翁。
杜陵寒食舟中饮,独客兹晨浪自同。
霏雨满天分野火,低云随眼暗江枫。
青郊旧约啼莺里,紫陌生涯小燕东。
春去夏来何所事,可堪推引各成翁。
注释:杜陵:唐代长安附近的一个县,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寒食节那天在船上饮酒时所看到的景色。“独客”意思是说诗人自己一人在船上,而“兹晨”则是这一天早晨的意思。“霏雨”形容雨点细而密,如同飘落的花瓣一般。“分野火”指雨水将野外的火苗冲散了。这里的“分”是指雨水将野火分散的意思。“低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层很低,仿佛要触及地面。“江枫”是指江边的枫树。“青郊”指的是青色的郊外,通常指的是墓地或墓地附近的区域。“紫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紫色的道路,通常指的是帝王的御道或者贵族的私路。这里的“紫陌生涯”可能指的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啼莺”是指在春天鸣叫的黄莺。“小燕”则是指燕子。这里的“东”指的是东方。“春去夏来”是一种对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的描述。“何所事”是对“何所事事”的一种反问,表示无所事事或者无事可做。“可堪”在这里是表示无奈和悲伤的情感。“推引”可以理解为引导或者引领。“各成翁”则是指各自成为老人。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在清明时节乘舟游赏,独自面对浩渺的江水,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美丽。他看到天空中的雨丝如烟般飘洒,将田野上燃烧的火焰冲散;远处的山峦被低垂的乌云覆盖得模糊不清,而江边的枫树却依然挺立着迎接风雨。诗人还看到了青翠的郊外、紫色的小径以及鸣叫着的黄莺和飞舞的小燕子,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他的美景。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感到岁月无情地带走了他的青春,让他变得老迈。他不禁感叹:无论春夏秋冬,都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留恋的东西,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并继续前行。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乘舟游赏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