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城鸣雨多,一朝委巷似长河。
惯谙漏屋频移榻,暂过比邻亦荷蓑。
清昼繁阴时结暝,野塘乘潦自扬波。
湿蒸老更妨眠坐,药裹无功奈若何。
【解析】
(1)苦雨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作。
(2)三月江城鸣雨多,一朝委巷似长河:三月里,江边的城邑被雨声搅扰得不得安宁,一天下来,雨声不绝于耳,如同一条长河在奔涌。鸣雨,形容雨声。江城,泛指江南一带的城市。委巷,小巷。长河,大河。
(3)惯谙漏屋频移榻,暂过比邻亦荷蓑:我习惯于在漏雨的房屋中频繁地移动床铺,偶尔到邻居家串门,他也会披着蓑衣来接应。屡,屡次;檐,屋檐;漏屋,有漏洞的屋顶;频,多次;移榻,移动床铺;比邻,邻居;荷蓑,披着蓑衣。
(4)清昼繁阴时结暝,野塘乘潦自扬波:白日的晴朗和傍晚的阴霾交替出现,时而使天色变得昏暗;野塘中的积水因暴雨而暴涨,自然地形成波涛。清昼,晴好的白天;繁阴,浓密的云层;结暝,天色昏暗;乘潦,随着雨水涨满。
(5)湿蒸老更妨眠坐,药裹无功奈若何:潮湿的天气使人更加烦躁不安,难以入睡。药裹,药囊;无功,无用。
【答案】
译文:
①三月江城的大雨不停地下,一天下来,雨声不绝于耳,就像一条长流的大河在奔涌。
②我习惯于在漏雨的屋中频繁地移动床铺,偶尔到邻居家串门,他也总是带着一把雨伞来迎接我。
③白日的晴朗和傍晚的阴霾交替出现,时而使天色变得昏暗;野塘中的积水随暴雨而暴涨,自然地形成波涛。
④湿蒸的天气使人更加烦躁不安,难以入睡。药裹,是药囊,这里指用药物包扎的伤处。无功,无成效。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对雨景的喜爱和对雨天烦闷的心情。诗中写自己喜欢下雨天,是因为下雨可以带来清凉;写自己不喜欢下雨天,是因为下雨会妨碍自己的睡眠;写自己在下雨天睡不着觉,是因为雨声太大,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整首诗写得细腻真切,语言通俗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