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断窗虚野马尘,幽花偏得佐诗人。
净浮素缬泥途远,艳破丹砂月露新。
宝灺坐残还独夜,接罹醉倒是同春。
知君秋兴从来逸,珍重江湖后乐身。

【注释】

1.丫山:在杭州西。

2.扫断:扫除干净。

3.野马尘:指尘埃。

4.素缬:白色花纹的丝织品。

5.泥途远:泥土铺成的路,比喻艰难困苦的道路。

6.丹砂月露新:指月亮和露水都很清澈。

7.宝灺(wěi huì)坐残还独夜:指诗人坐在宝帐中,一直到深夜才散去。

8.接罹(lí):接连遭遇。

9.后乐身:指以后还有快乐的时候,也就是隐居的生活。

【译文】

扫除掉窗外的尘嚣,只有丫山上幽花陪伴着我。

洁净明亮的素色花纹被泥土染黑了,我行走在遥远的路上,月光下露水晶莹剔透。

宝帐中坐到深夜,独自面对这凄凉之夜,连醉酒都显得格外清醒。

我知道你的秋天的兴致向来是闲逸的,珍重吧,江湖上以后还会有快乐的日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以菊花来象征作者的高尚情操,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景起情结,首二句写环境的清幽,三、四句写自己的孤寂,五至六句写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和欣赏,七、八句写自己的孤独与苦闷,末二句则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扫断窗虚野马尘,幽花偏得佐诗人。”诗人以野马喻人,意指人要像野马那样扫除杂念,才能得到美好的事物。而诗人却独爱幽花,它更衬托出诗人的高洁品格。“净浮素缬泥途远,艳破丹砂月露新。”诗人用“素”、“淡”二字来形容菊花,表明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高洁脱俗、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

“宝灺坐残还独夜,接罹醉倒是同春。”诗人把“宝灺”作为夜晚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情;“接罹”是连续遭受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期望。

此诗语言平淡质朴,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