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枝秾艳斗明霞,尽掩江乡卉木花。
靘倚翠筠防日炙,轻拚黄蝶弄春华。
红筵谩着名姝拟,素社惟堪秀句夸。
走马洛阳芳草怨,国英何得滞天涯。

牡丹

两枝秾艳斗明霞,尽掩江乡卉木花。

靘倚翠筠防日炙,轻拚黄蝶弄春华。

红筵谩着名姝拟,素社惟堪秀句夸。

走马洛阳芳草怨,国英何得滞天涯。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首句“两枝秾艳斗明霞”:描述牡丹花朵的鲜艳和美丽,使用“秾艳”来表达牡丹的颜色浓郁、艳丽,与“明霞”相对应,明霞指天空中的朝霞,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色彩明亮而富有层次。
  • “尽掩江乡卉木花”:意味着牡丹的花朵如此之大,以至于掩盖了其他花卉,这里的“卉木花”泛指江乡的各种花草,强调牡丹的独一无二和突出地位。
  • “靘倚翠筠防日炙”:通过“靘”字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阳光照射下摇曳生姿的样子,而“翠筠”则指的是翠绿色的竹子,用以比喻牡丹在夏日阳光下的生动姿态。
  • “轻拚黄蝶弄春华”:形容春天时,黄蝴蝶在牡丹花上翩翩起舞,这里的“春华”指的是春日的花朵,黄蝴蝶则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红筵谩着名姝拟”:可能暗喻在宴会中,牡丹的美丽足以比拟那些著名的美女,通过“名姝”与“牡丹”的对比,表达了牡丹的美艳非凡。
  • “素社惟堪秀句夸”:暗示只有赞美的话语才能充分表达出牡丹的美,这里的“素社”指的是简朴的祭祀场合,与牡丹的华丽形成对比。
  • “走马洛阳芳草怨”:通过“走马洛阳”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美景的留恋和惆怅,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 “国英何得滞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英才不能在合适的地方施展才华的遗憾和无奈,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或批评。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首句通过明霞与秾艳的对比,突显了牡丹色彩的丰富和鲜明。颔联中,牡丹在风中摇曳的动态描写,以及黄蝶在花间的嬉戏,增添了诗的画面感和生动性。颈联中,通过红筵和名姝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美貌和珍贵性。尾联则通过抒发对洛阳美景和国英未能发挥才华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牡丹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体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之间深刻的互动和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