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衢不道亦多岐,落落长林鬓已丝。
三事旧传丹扆疏,一官虚付赤城麾。
于公阴德通金箓,贾傅才猷足帝师。
怪我经春犹伏枕,既衰仍是哭君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云衢不道亦多岐:意为,在官场中,即使是最直的道路也充满了岔路。这里的“云衢”指仕途中的复杂和困难,而“多岐”则表示歧路众多,比喻政治道路的曲折和复杂。
  • 落落长林鬓已丝:描绘了一个年老的形象,他的鬓发已经变得稀疏,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第二句

  • 三事旧传丹扆疏:三件重要的事情被记录在皇帝的奏疏中。这里的“丹扆”是古代帝王座前的象征,而“疏”指的是文书或奏章。这句表明作者过去的工作或贡献被记录下来,得到了认可。
  • 一官虚付赤城麾:虽然担任了一官半职,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或实际的效用。“赤城麾”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权力或地位,但实际上并未被有效使用。

第三句

  • 于公阴德通金箓:这里提到了“于公”,可能是指某位有恩泽的官员或朋友。其“阴德”即隐藏的美德或恩惠。“通金箓”可能意味着通过某些方式与高层建立了联系或获得了某种帮助。
  • 贾傅才猷足帝师:提到了“贾傅”,可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才智被认为足以成为帝王的老师。这里的“才猷”指的是才华和谋略。

第四句

  • 怪我经春犹伏枕: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的心情。春天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但仍然躺在床上,无法摆脱困境。“经春”指的是经过整个春季,而“伏枕”则是形容人长时间躺着不动。
  • 既衰仍是哭君时:尽管自己已经衰老,但仍然感到悲伤,因为思念某人而哭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之情,即使自己年岁已高,仍无法忘记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逝去亲人和朋友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云衢不道亦多岐”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复杂,“落落长林鬓已丝”则反映了人生的衰老和时光的流逝。通过“三事旧传丹扆疏”和“一官虚付赤城麾”,表达了对过去工作的认可和现实的失落感。整体上,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