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古帝魂,血尽江草湿。
满放春山花,赭遍春山色。
【注释】
“恻恻”:凄惨、悲切的样子。
“古帝”:指黄帝。
“血尽江草湿”: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死以后,其魂萦绕于江上,使江上的草都沾上了鲜血。
“春山花”:《诗经》中的《溱洧》有“维溱与洧,浏其清矣。彼其之子,美无度。美如英,殊异乎清明。”这里的“春山花”,即指春天的山花。《毛诗·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里的“将筐”,即指采摘山上的花朵。
“赭遍春山色”:指春天的山花盛开,满山遍野都是红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首联写黄帝的大禹之魂萦绕在江上,使江中的草都沾满了鲜血。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现了他对先贤的崇敬之情。颔联写春天的山花烂漫,色彩斑斓。颈联写人们纷纷到山中赏花,采摘山上的花,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尾联写春天的山花盛开,满山遍野都是红色的花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